刚刚过去的2017年,被称为新零售元年,这一年涌现出众多新零售风口,无人货架、无人便利等成为资本王国各“藩王”割据的必争之地。 一山不容二虎,针尖对麦芒的依然是阿里和腾讯两家。 2017年初,阿里CEO张勇曾首次对外谈到阿里投资的逻辑,即围绕“五新”(新零售、新金融、新制造、新技术、新能源)战略展开。具体到投资标准上,主要看重投资是否能带来新增量用户、新服务体验和新技术。 在主营业务新零售上,阿里的收购方式往往是全资收购或者大比例持股,比如三江购物(601116,股吧)、高鑫零售、银泰百货,又比如2018年2月新鲜出炉的54.53亿元投资居然之家的消息。 外界认为,阿里的新零售布局体现“中心化”特点,会深度介入被投企业的经营和战略中。 而过去一年,腾讯在零售上的投资却打起了“辅助”。2017年,腾讯曾先后投资每日优鲜、美团点评、永辉超市(601933,股吧)、京东、超级物种、唯品会等零售或电商项目,今年又相继投资家乐福、万达商业和海澜之家(600398,股吧),并入股京东。 在2018年伊始的三个月内,腾讯智慧零售布局已经拓展到多个领域。 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零售业态。在消费升级一次被频频提出后,相对于消费品的高频行为,医疗的低频如何于高频的商业模式结合,这两者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 作为暂时还没站队的三胞集团来说,旗下的乐语Brookstone和妙健康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结,大健康领域的新零售对于他们又意味着什么?这些问题都有待一一解答。
低频新零售如何获取价值 新零售本质是渠道共享+良性优化,除了无人货架等新形式的售卖出现,另一种方式则是服务的优化。 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,是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。换句话说盒马鲜生是超市,是餐饮店,也是菜市场。同时又能通过APP下单,享受快速配送。 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? 在传统零售企业坪效小于 1.5万元/年的情况下,盒马鲜生一年实现盈利且坪效大于5万/年。 相对于高频的生活消费,反观大健康领域的新零售模式,则走出了一条殊途同归之路。 目前的医疗市场,由于医疗需求低频,因此服务机构和品牌除非是头部企业,否则进入不到用户的心智认知,商业化过程面临非常大的挑战。 在2017年底的未来医疗100强论坛上,方正证券(601901,股吧)分析师姜天骄针对医疗的低频提出了这样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: 第一,医疗中有很多细分方向,是不是所有方向都是低频需求,有没有高频需求? 第二,能不能改变低频属性,成为高频? 第三,能不能把一些低频聚合起来,在载体里面呈现为高频? 第四,低频既然难以改变,能不能干脆加以利用? 以上的逻辑可以梳理为4点: 即在医疗健康行为中,寻找高频,制造高频,将低频聚合成为高频,利用低频获取商业价值成为商业模式的关键。 人们不可能经常看病,无法产生高频的需求,那么用健康管理的理念来驱动,将医生或健康管理师作为驱动方,或许是一个触发高频需求的好方法。 此外,基于器械和耗材的医疗健康服务,虽然服务的需求是低频的,但是医疗健康类的器械和耗材则是高频次需求,这样一来,通过电商,高频的消费品类就诞生了。 将“制造高频”与“电商销售”这个逻辑放在健康新零售上,不无道理。 妙健康+乐语Brookstone,以健康管理提高门店用户粘性 三胞集团旗下乐语Brookstone是国内最专业的通讯及智能产品全渠道服务商,在26个省拥有超过2000家门店。 而同属三胞集团,2014年从乐语Brookstone孵化的妙健康在短短3年内已经获得4.5亿融资,市值数十亿,是国内最大的移动健康管理平台。 两者的结合,使得线下的乐语Brookstone门店成为即是3C零售,又是健康管理中心,同时还配备电商配送的功能。
乐语Brookstone内的妙健康体验专区 在大数据应用和互联网化方面,妙健康将线上产品搬到线下,借助乐语Brookstone的线下渠道,用健康来粘住消费者——通过妙健康健康管理平台,在线下门店设立体验区,消费者可以进行免费十项专业体检,项目包括腰臀比、BMI、总胆固醇、人体成分、血脂四项等,在体验的同时就能现场拿到体检报告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